中山大學南藥團隊科技特派員豐順縣“下鄉記”

  太阳集团1088vip南藥團隊積極響應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2020年農村科技特派員暑期大下鄉活動,于2020年8月20日至21日深入豐順縣留隍鎮富足村、小勝鎮田背村和潭江鎮官下村,開展南藥種植産業調研活動。楊得坡教授、趙志敏副教授與徐新軍副教授深入一線調研與村幹部村民面對面座談,在田間地頭交流中發現制約農村産業化發展的問題,為農村科技創新創業把脈,以實際行動助力廣東脫貧堅攻戰。
  8月20日,團隊成員經過五個小時的車程,于下午兩點半來到了豐順縣農業局,與劉裴副局長等農業局相關人員座談,了解豐順縣嶺南藥材各鄉鎮整體種植與産業發展情況。然後在農業局工程師陳旭華和孫飛飛的熱情陪同下南藥團隊來到了留隍鎮富足村進行嶺南藥材種植情況調研活動。沿途上一串串挂着的青果引起了成員的注意,與村幹部和村民的交流中了解到,青橄榄是富足村的主要的藥食同源藥材,10公分以上的樹木有3千棵以上,百年以上的老樹也不少,但本地沒有開展加工,加上銷路也不好,所以大部分的青橄榄都爛在了山溝裡,這也讓我們很是痛心。 當地的村民非常希望在科技的加持下,青橄榄産品科技含量增加,有穩定的銷路。在熱烈的交流過程中,許是近處暑,一道驚雷從天而降閃亮天空,“疾風驅急雨,殘暑掃除空。” 急雨過後,一片清朗豔陽天,為富足村把脈後,猶如我們的心境一般由混沌至清澈,我們相信在科技的加持下,富足村一定會富足起來。
  8月21日,我們早早地從富足村出發,前往小勝鎮田背村,該村常住居民1560人,耕地僅400餘畝。在村幹部的帶領下,我們來到了田背村的百香果和歐當歸種植地。歐當歸是田背村近年引種引種的經濟作物,既可以當菜吃、煲湯飲,其根也具有活血等功效,是一個可藥可菜、渾身是寶的經濟作物。但是由于下遊的收購企業難找、耕地土地有限,村裡的種植無法規模化種植推廣等諸多因素,成為制約和困擾歐當歸種植的卡脖子難題。此外,當地主要的勞動力均外出務工,藥用資源主要是以野生為主,村民迫切希望得到農村科技特派員團隊在全産業鍊(種植、加工、開發、銷售等)的支持。
  南藥團隊下午頂着烈日,驅車經過崎岖蜿蜒的山路來到了大山環抱中的官下村。官下村街道整潔,文化長廊貫穿村落,民居炊煙袅袅,仿佛世外桃源,村民房也是各有特色。在與村幹部與村民的交流中我們了解到,官下村很多村民外出創業,從事電子通訊行業,很多鄉賢緻富之後回報家鄉,他們修路建村,因此村裡環境優美,村民安居樂業,但仍有部分村民處于貧困狀态。村裡主要的經濟作物隻有茶樹,村周圍的大山都種滿了茶樹,品種主要為水仙、鴨屎香、單枞等。據了解,相比比市場價格不穩定的藥材,村民們更願意種植價格相對穩定的茶葉。出乎我們以外的是,官下村的黨員十分活躍,在村經濟發展中具有中流砥柱的作用,在中山大學楊得坡的提議下,官下村的活動變成了“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具體行動,大夥的情緒一下子“轟”起來了,楊得坡說,自己是有35年黨齡的老黨員,也是農村孩子出身,在法國四年的求學期間,還及時交納黨費,秘密參加黨員活動,無論國内國外都“時刻聽黨話,永遠跟黨走”,村書記記張友旋說起官下村如數家珍,陪同我們爬山健步如飛,他還邀請太阳集团1088vip的黨員來官下村參觀調研。
  本次下鄉目的在于以農村經濟發展需求為導向,以脫貧緻富奔小康為目标,發揮科技特派員服務精準扶貧的重要作用,為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豐順縣屬于粵東經濟欠發達地區耕地面積少、種植品種相對單一、下遊的銷售銷路缺乏等諸多因素導緻南藥種植發展遲緩主要原因。楊得坡說,南藥種植業的發展不是一個村或者一個能所能為的工作,從縣裡到鄉鎮裡應統一布局規劃,扶持龍頭企業,發展新型農村種植合作社,政府應聚焦助推器的功能,制定具有吸引力的好政策,吸引更多外出打工者回鄉創業,支持更多富裕起來的鄉賢回鄉投資,豐順屬于淺山丘陵低海拔水熱資源豐沛之地,“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環境也恰好是發展林下小作物(如藥材、茶葉)生态種植的好地方。
  22日在回廣州的路上,團隊去了普甯華潤三九三叉苦種植基地與美洲大蠊養殖基地,後者是專門為雲南藥廠專門定制的蟲藥養殖廠,基地位于普甯郊外的山坡上,目前養殖規模還不大,年産20多噸,日常養殖數量4000萬隻左右,中午熱情的老闆吳為甯先生還給我們特制了一盤硬菜,椒鹽小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