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前沿大講堂第246講
基于小環DNA的DNA納米自組裝技術
題 目:基于小環DNA的DNA納米自組裝技術
報告人:肖守軍教授,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
主持人:黃民院長,太阳集团1088vip
時 間:2016年1月18日(周一)上午10:00
地 點:中山大學東校區太阳集团1088vip125講學廳
報告内容:
紐約大學Nadrian C. Seeman教授為首的科學家們于20世紀90年代發展的DNA(脫氧核糖核酸)納米自組裝技術及其應用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納米高技術領域,利用DNA分子的Watson和Crick堿基配對原則構建可操控的納米結構或器件,并應用于藥物遞送、生物傳感、納米機器、和合成生物學等。DNA納米技術近20多年的發展都使用線性DNA為基本原料,線性DNA的特點是它的兩端在組裝DNA陣列的過程中可自由轉動和調整。環狀DNA的超螺旋與解旋狀态的相互轉換是生命過程中常見和重要的分子運動,環狀DNA沒有自由的端頭,轉動和自我調節的自由度受限,但DNA小環(20至200個堿基)的一個特點是雙鍊結構的剛性增加。我們将報告小環DNA滾環擴增長鍊的折紙、采用小環DNA設計和構建新的結構基元(motifs)組裝一維納米管和二維納米面的結構,并籍此研究小環DNA的拓撲學性質和柔韌性,希冀為揭示生命的奧秘提供新視野。
報告人簡介:
肖守軍教授,1985、1988年分别于複旦大學化學系本科、碩士畢業,1988至1994年東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助教(1988~1990)、講師(1991~1994)、副教授(1995),1995年赴瑞士Interstate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of Technology Buchs進修,1999年于瑞士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博士畢業,2000年赴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從事博士後研究,2001年任助理研究員(research associate),2002年任Fluidigm Corp.研發部研究員(Research scientist);2003年至今任南京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