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前沿大講堂第180講
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題 目:蛋白質翻譯後修飾的生物信息學研究
報告人:任 間 教 授,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主持人:謝智勇 副教授,太阳集团1088vip
時 間:
地 點:中山大學東校區太阳集团1088vip125講學廳
報告人簡介:
任間博士,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超級計算學院,教授,博導。中山大學生物信息學中心主任,廣東省首批自然科學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998至2002年就讀于上海交通大學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獲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學士學位。2002至2007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攻讀博士期間參與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大天區面積多目标光纖光譜望遠鏡"(LAMOST),并承擔其中的巡天戰略系統的研發工作,在計算機算法和大型工程軟件設計開發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2007年7月獲得物理電子學工學博士學位之後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工作,将計算機和天文學算法以及工程學思想成功運用到生物信息學領域,在蛋白質組生物信息學方面取得了豐富成果。主要包括設計出高效的GPS(Group-based Prediction System)預測算法,并基于該算法開發出十多種蛋白質翻譯後修飾位點預測工具,此外還構建多個蛋白質相關數據庫及輔助工具。2010年3月獲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百人計劃”引進,2011年12月晉升教授。進入生物領域後,在包括Molecular & Cellular Proteomic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Cell Research, 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等國際著名雜志上發表SCI 論文25 篇,其中通訊或一作17篇(9篇IF>7.0),累計影響因子140。所發布的GPS系列工具在蛋白質翻譯後修飾領域受到廣泛關注,推動了該領域發展,相關文章已被包括Nature、Science及Cell系列雜志在内的文章引用600餘次,最高單篇引用超170次,H-index 12。擔任國際生物信息學雜志Frontiers in Genetics, Dataset Papers in Biology編委。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加科技部項目4項。發布生物信息學工具及數據庫20多個,獲頒軟件著作權登記證書9項。
歡迎廣大師生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