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前沿大講堂第118講-1.RNA納米顆粒作為新一代藥物 2.Dual-channel Single-Molecule Imaging, Single Pore Chemical/DNA/protein/RNA Fingerprinting, and the Emerging Field of RNA Nanotechnology
1.RNA納米顆粒作為新一代藥物 2.Dual-channel Single-Molecule Imaging, Single Pore Chemical/DNA/protein/RNA Fingerprinting, and the Emerging Field of RNA Nanotechnology
郭教授1987年畢業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微生物和基因專業并獲得博士學位。1990年完成NIH博士後研究并開始于普渡大學工作。1993年被普渡大學聘為終身教授,1997年擔任普渡大學分子病毒學正教授及講席教授并于1998年被授予傑出學者。2007年起被聘為辛辛那提大學生物醫學工程Dane and Mary Louise Miller講席教授,同時擔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納米醫學中心主任。2012年1月起被聘為美國肯塔基大學太阳集团1088vipWilliam S. Farish 講席教授,同時擔任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納米技術合作計劃主任,主持“RNA納米技術和癌症治療” 等項目研究。郭教授是納米生物領域傑出的科學家,是該領域世界最著名三位科學家之一。1986年構建phi29 DNA組裝馬達并發表于PNAS,是至今所能構建最強大的生物馬達。1987年發現pRNA馬達并發表于Science;1998年發現pRNA六聚物并發表于Molecular Cell。郭教授長期引領RNA納米技術研究和應用,這些工作發表于JNN, 2003; Nano Lett., 2004, 2005, Nature Nanotechnology 2010及2011。2007年成功實現phi29 pRNA對特定細胞進行siRNA和藥物傳輸,并搭建雙通道單分子熒光探測系統(EMBO J, 2007; RNA, 2007)。2009年在脂質膜上實現phi29馬達通道作為單分子傳輸和探測(Nature Nanotechnology, 2009),并由此發明雙鍊DNA(dsDNA)高效測序技術。有關科學突破和技術發明已經數百次被ABC 和 NBC等電視和電台,NIH, NSF, MSNBC, NCI and ScienceNow 等學術機構進行專題報道。
現任五個納米雜志主編和編委,多次擔任NIH, NSF等多個著名學術機構委員,多次被邀請擔任國際會議主席和會議主題邀請報告,并于2010年組織第一屆RNA納米技術和治療國際會議。
歡迎廣大師生踴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