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學前沿大講堂第65講-Cell Death Pathways and Cancer-Targeted Gene Therapy

Cell Death Pathways and Cancer-Targeted Gene Therapy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3-02-27
主題
Cell Death Pathways and Cancer-Targeted Gene Therapy
活動時間
-
活動地址
中山大學東校區藥學樓125講學廳
主講人
李雄 博士
主持人
沈曉燕 教授

講座題目:Cell Death Pathways and Cancer-Targeted Gene Therapy

 

主 講 人:李雄  博士

 

美國緬因大學

 

主 持 人:沈曉燕  教授  

 

太阳集团1088vip

 

講座時間:2010年7月5日(星期一)下午15:00

 

講座地點:中山大學東校區藥學樓125講學廳

 

講座簡介:

 

利用溶瘤性腺病毒載體平台,我們研究開發了細胞自殺,凋亡誘導,抗血管治療,以及癌症免疫治療等一系列新的腫瘤基因治療模式。通過基因重組和轉錄調控的方法,我們控制病毒特異性地在癌症組織中複制,但在正常細胞中低複制,從而達到靶向治療和增強安全性的目的。治療基因通過各種機理包括誘導腫瘤細胞壞死,凋亡和自噬起作用,并且和化療藥物結合發生協同作用。另外,通過癌症幹細胞的來源和特征研究,我們探索了癌症治療阻抗的機理,并且正在研究應用納米材料為載體的新一代抗癌藥物。 李雄博士簡介:

 

李雄,現任美國緬因大學生物醫學研究生院助理教授,緬因人類遺傳與健康研究所科學家,助理教授,科學研究項目組長,美國國防部前列腺癌研究課題評審專家,美國國防部生物醫學技術研究計劃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新技術評審專家委員會委員,緬因大學生物技術研究安全委員會委員,緬因流式細胞技術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美國癌症研究協會和美國基因與細胞治療學會成員。 目前擁有獨立的實驗室和技術團隊。主持美國國防部研究課題一項,緬因癌症基金課題一項,緬因人類遺傳與健康研究所研究基金一項。主要研究方向在癌症分子發病機理和信号轉導,腫瘤幹細胞和癌症基因和細胞治療。擅長應用轉基因和基因敲除技術進行癌症細胞和動物模型的研究,應用高通量的基因組學和蛋白組學進行癌症标記物的篩選,以及靶向基因藥物的研究與開發。在癌症研究領域發表專業論文(SCI)十四篇。其中兩篇文章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在《臨床癌症雜志》上作為雜志重點推薦的科學文獻。多次被邀請在美國癌症研究年會,美國基因和細胞治療學會年會和國際學術會議做大會演講。現申請專利兩項。曾于2000年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01年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