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與轉化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3-02-21

 學院在科學發展觀的引導下,以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實施為契機,根據學科發展的特色,将自身發展和地方經濟的需求緊密結合,強化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的意識,加強産學研結合,緻力于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積極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做貢獻。

1、建立了廣東乃至華南地區的創新藥物研究技術支撐服務體系:建成了服務性技術平台,提供多肽合成技術、手性合成技術、水溶性頭孢菌素合成技術、生物制品的上遊構建、緩控釋制劑、微乳制劑以及納米制劑技術、藥品藥理藥效、藥物代謝、安全性臨床前評價技術等;承擔了廣東及全國多個地區上百個新藥的藥學及制劑工藝、藥效學、藥動學及安全性評價工作,獲得包括廣藥集團等多家著名藥業集團及社會的認可,并已與廣藥集團、麗珠集團、三九集團、梅雁集團、天普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白雲山股份有限公司、揚子江藥業、廣東優聯康、深圳業旭制藥等知名醫藥企業簽署了長期合作協議或建立了合作關系。同時,注重加強與地方政府的合作,近年來,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河池市人民政府簽署了有關中藥GAP種植等多項合作協議,與廣東省陽春市人民政府簽署了聯合開發南藥春砂仁等多項合作協議。與重慶南川區政府簽署了涵蓋新藥開發和人才培養等全面的合作協議,還與梅州市、徐聞縣、化州市政府建立了合作意向。

2、初步建立起較為完善的新藥研究及臨床前新藥評價體系:2個共同研究開發的新藥人參皂甙RD和糖視明滴丸分别進入期及期臨床試驗;我院黃河清教授自主研發的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等慢性血管并發症的糖脈交泰膠囊已于20082月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頒發的新藥臨床試驗批文,并獲得國家新藥發明專利,期臨床試驗反應良好,期臨床試驗即将結束。其它幾個新藥,如丹參酮ⅡA及隐丹參酮、解酒保健品、緩控釋制劑、微乳制劑、微丸等一批新藥也即将完成臨床前評價,将在近期申報國家藥監局新藥臨床試驗批文。同時,還緻力于中藥單體的研制和院内制劑的開發。

3、積極融入區域經濟建設:利用自身的人才和技術優勢,積極參與及組建了中山大學-廣州開發區生物工業研究院、中大醫藥發展中心有限公司、中大創新藥物研究與開發中心有限公司及梅州市中大南藥發展有限公司,目前各公司運行良好。依托中山大學産業集團的品牌和市場優勢,為科技成果轉讓和相關的技術服務創造條件,從而為廣東省地方經濟做出貢獻。

4、積極推進成果轉化:新藥糖脈交泰膠囊已向企業實現前期轉讓,其臨床試驗與産業化開發已與廣州中山醫醫藥有限公司正式簽訂協議,項目計劃總投入經費1000萬元左右。另外還有10餘個專利實現了成果轉化,這些項目的簽約啟動,體現了高校與高校企業聯合以促進高校成果轉化與企業發展的産、學、研結合特色。

5、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藥學人才:在注重研發和産業化開發的同時,學院形成多元化的培訓機制和格局,積極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培養醫藥學人才。在提高我院影響力的同時,力争建立若幹個人才培訓和研發基地,從而為科研開發提供有力的後備平台。所有這些努力對提高廣東醫藥産業的競争力和創新藥物研究開發的實力和水平,完善我國新藥研究開發體系,最終實現新藥研制從仿制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創仿結合的戰略性轉軌具有深遠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