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開展2014年“中國夢 廣東情”社會實踐活動暨中山大學第四屆“博學笃行”社會調查報告大賽的通知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4-03-12

 關于開展2014年“中國夢 廣東情”社會實踐活動

暨中山大學第四屆“博學笃行”社會調查報告大賽的通知

 

各校區團工委、各二級單位團委(團總支)、各學生團體: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幹意見》(教思政〔2012〕1号),不斷增強大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促進大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引導廣大學生投身到“中國夢”的偉大實踐當中,校團委決定開展2014年“中國夢 廣東情”社會實踐活動暨中山大學第四屆“博學笃行”社會調查報告大賽。

本次比賽同時也是2015年第十四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作品的校内選拔賽。校團委将對個别優秀項目進行長期支持,并推薦至“挑戰杯”的省賽或國賽。

一、活動主題

中國夢,廣東情

二、活動形式

通過個案訪談、問卷調查、田野調查、現場采訪、親臨實踐等方式開展調研,撰寫15000字以内的社會調查報告。

三、選題範圍

題目由參賽團隊自主确定,可參考《曆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獲獎作品名單》(附件1)。

調研對象既可以廣東省為主,也可涉及全國各地。個案訪談得有一定數量和深度,問卷調查應注重抽樣的科學性,不鼓勵使用網絡問卷(除非研究特定問題)。

鼓勵結合文科類本科生科研項目、廣東省大學生創新實驗項目、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來開展;鼓勵積極參與社科類導師的在研項目;鼓勵結合調研結果發表論文。

畢業論文、學位論文、已獲第一、二、三屆社會調查報告大賽立項的作品不得參賽。

四、參與對象

中山大學全體在讀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

五、活動流程

(一)3月20日前:報名參賽。

報名表(附件2)電子版發至9559319@qq.com,郵箱已設置自動回複;報名信息是通知培訓的依據,務必準确

(二)3月下旬–4月上旬:選題培訓會。具體情況另行通知,請關注青年科技協會新浪微博。

(三)5月11日前:組建團隊、聯系社會實踐地點,填報《中山大學“博學笃行”社會調查報告大賽立項申請書》(以下簡稱《立項申請書》,見附件3)。

電子版發至9559319@qq.com,郵箱已設置自動回複;紙質版(一式三份)交至各校區團工委(東校區交至惠佳超市三樓321室,南校區交至熊德龍學生活動中心308室,珠海校區、北校區交至團工委辦公室)。電子版與紙質版均須報送。

(四)5月24、25日:各隊伍進行分組答辯,确定立項項目、公布獲資助團隊名單。

(五)6月6日前:各隊伍填寫《中山大學社會實踐團隊隊員個人責任書》,由校團委統一辦理保險手續。

(六)7月:開展調研。

(七)8月:選修公選課《社會調查理論與方法》(選課說明參見附件4)。

(八)10月12日前:各團隊網上提交社會調查報告。

社會調查報告的提交将使用挑戰杯全國競賽的官網(http://www.tiaozhanbei.net/),須先注冊賬号并填寫有關内容,不須交紙質版。網上提交的有關事宜另行通知,請于9月份開學後查看校團委主頁(中山大學青年時空)。

第一輪評審将在網絡上進行,評委的評審意見會自動返回到相應的注冊賬号中,請參賽團隊注意查收。

(九)10月中旬:邀請有關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對社會調查報告進行網絡評審(評審指标參見附件5),并按評審成績排序遴選出最優秀的12支隊伍進行公開答辯。

(十)11月1、2日:舉行公開答辯。

六、資助辦法

拟立項資助100支團隊,其中重點團隊每支資助2000元,一般團隊每支資助1000元。資助金額在提交社會調查報告後統一撥付。

立項資助隊伍可根據報名隊伍數量進行調整,一般不超過報名隊伍數量的60%。

七、獎勵辦法

(一)獲獎團隊

比賽評出社會調查報告特等獎1名,一等獎3名,二等獎8名,三等獎20名,其他為優勝獎。特等獎獎金5000元/名,一等獎獎金3000元/名,二等獎獎金1000元/名。

進行公開答辯的12支隊伍決逐特、一、二等獎,由答辯成績決定。三等獎由網絡評審成績排序産生。

(二)優秀指導教師

比賽評出優秀指導教師1名,獎勵特等獎獲獎團隊的指導教師,優秀指導教師每名獎金5000元。

八、承辦單位:中山大學青年科技協會

聯系人:羅壯雄  電話:15018749142

 

附件:1. 曆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哲學社會科學類獲獎作品名單

      2. 報名表

         
3
中山大學“博學笃行”社會調查報告大賽立項申請書

4.選課說明

5.社會調查報告評審指标

 

 

 

共青團中山大學委員會

2014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