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期珠江學者講壇順利舉行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17-05-12

5月8日下午,廣東省第六十七期珠江學者講壇在中山大學南校園小禮堂舉行。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羅海彬教授作了題為“創新驅動的新藥發現”的講座。來自我校和省内七所其他高校的師生共200多人聽取了講座。講壇由人力資源管理處陳華貴副處長主持。

陳華貴副處長首先向大家介紹了羅海彬教授的學術和研究經曆,并表示我國創新藥物研究取得了迅速的發展,同時也面臨着新的挑戰,但這對于中國新藥研發來說更是難得的機遇,更多的中國科學家正在刻苦鑽研、争取突破。他希望羅教授的講座能有助于大家對新藥研發有新的認識。

藥物化學的核心内容是先導化合物的發現和優化,但是瓶頸之一是藥物專一性差,從而引發諸多副作用和不良反應。羅教授圖文并茂地為大家展示了藥物治療史上最悲慘的藥源性事件——沙利度胺的反應停事件,從而提出如何高效地發現高選擇性先導化合物這一關鍵科學問題。接着,從發現抗老年性癡呆PDE9高選擇性抑制劑、具有新穎骨架的抗肺動脈高壓PDE5選擇性抑制劑、具有全新骨架的抗哮喘PDE4天然抑制劑等三個鮮活的案例,向大家詳細介紹如何采用創新驅動策略進行新藥發現。他表示,我國新藥研發道路還任重道遠,需要堅持創新驅動的發展策略,才能研發出更多“First in class ”首創藥物。他還鼓勵在座的師生要抓住創新驅動這個發展契機,為建設“健康中國”而努力奮鬥。

羅海彬教授用諸多圖例将新藥發現這個科學問題講解得形象生動,獲得在座師生的陣陣掌聲。廣大師生在提問環節踴躍與羅教授在學習、科研以及管理等各個方面進行了讨論和交流。

羅海彬博士簡介:羅海彬,教授、博士生導師,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中國藥學會-施維雅青年藥物化學獎獲得者,SCI期刊Chem Biol Drug Des、藥學學報(英文版)、藥學研究等期刊編委。羅海彬教授主要從事藥物化學和結構生物學等方面的研究,開展抗老年性癡呆、肺動脈高壓、糖尿病、哮喘等藥物靶标結構生物學和發現研究,重點構建基于靶标磷酸二酯酶的藥物篩選體系,并進行相關的藥物分子設計、有機合成和作用機制研究。2000年以來, 在Cell、J Med Chem、Chem Commun、Org Lett、Biochem Pharm、J Chem Theory Comput、J Chem Inf Model等國内外雜志發表100多篇論文。已主持四項國家級、七項省部級和兩項市局級項目, 六項發明專利授權和兩項PCT專利。   

 

太阳集团1088vip

2017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