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設立2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人與健康專題報告會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07-06-19

題目一:人類蛋白質組計劃及其中國的貢獻            
主講人: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  賀福初院士
題目二:腫瘤學研究進展
主講人:中山大學   曾益新院士
主持人:顔光美副校長
時 間:2007年6月22日(星期五)8:30-12:00
地 點:中山大學北校區校友會堂

賀福初,男,1962年出生,1982年畢業于複旦大學後考入軍事醫學科學院攻讀碩士學位并入伍,相繼獲生物化學碩士、細胞生物學博士學位。現任軍事醫學科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北京蛋白質組研究中心主任,複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200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05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與生物信息學研究。曾發現“細胞活性因子的發育相關進化”、“相互作用分子的協同進化”、“mRNA編碼區與非編碼區的協調進化”及“物種演化中的分子減速進化”等規律性現象;發現并克隆肝細胞生成素、揭示其基因調控機制、研制其重組品,發現其受體及其兩條信号轉導通路;建立人胎肝轉錄組及其蛋白質組,從中發現500餘種新基因、新蛋白質;發現中國人群常見惡性腫瘤及慢性肝炎等的易感基因10餘種;倡導并領銜了人類第一個組織、器官的“人類肝髒蛋白質組計劃”,這也是中國第一次領導大型國際合作計劃,Nature、Science、Nature Biotechnology等國際著名雜志給予高度評價。以責任作者在國際核心刊物Nature Genetics、PNAS、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Genome Res、Mol Cell Proteomics、Cancer Res、JBC、Oncogene等發表論文100餘篇。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曾益新,男,1962年出生。1990年于中山醫科大學獲醫學博士學位。1992至1997年留學日本和美國,主要從事腫瘤發病機理及基因治療研究。現任中山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及腫瘤防治中心主任、腫瘤醫院院長、腫瘤研究所所長,并擔任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EB病毒及相關疾病協會理事長、中國抗癌協會副理事長、《癌症》雜志主編、Cell Cycle、Cancer Biology and Therapy及Journal of Translational Medicine等雜志編委。在Nature、 Nature Genetics、Cancer Research、Oncogene、Journal of Virology等SCI期刊發表論文90餘篇,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及中國青年科學家獎,200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歡 迎 踴 躍 參 加!

             主辦單位: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委
                  中山大學
                  2007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