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雲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2008年度項目指南與申請通告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08-06-16
轉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雲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2008年度項目指南與申請通告
作者:基礎科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48   更新時間:2008-6-1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與雲南省人民政府共同設立聯合基金(以下簡稱NSFC-雲南聯合基金),旨在貫徹《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落實全國科技大會精神,實施“建設創新型雲南科技行動計劃”,吸引和集聚全國的優秀科技人才,圍繞雲南省及周邊地區經濟、社會、科技發展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問題開展基礎研究,帶動雲南省的科技發展和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國際競争力,促進區域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
    NSFC-雲南聯合基金面向全國,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組成部分。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負責受理申請,有關項目申請、評審和管理按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及有關管理辦法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雲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項目實施細則》執行。現發布2008年度NSFC-雲南聯合基金項目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歡迎全國符合條件的科學技術人員按照本項目指南範圍和要求提出申請。
    2008年度NSFC-雲南聯合基金計劃安排項目資助經費約2900萬元,主要受理以下4個研究領域的申請。
一、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
    針對高原山地重要經濟生物,開展生物多樣性三個層次(物種、遺傳和生态)的基礎研究,為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和可持續利用奠定基礎。
1、生物多樣性保護及利用。主要研究方向:
(1)橫斷山區重要動物類群演化與适應機制(申請代碼2選擇C1302)
(2)高原山地重要野生真菌的分子遺傳學與利用(申請代碼2選擇C0101)
(3)生物多樣性與農業病蟲害防治原理(申請代碼2選擇C1104)
(4)野生稻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申請代碼2選擇C1102)
2、畜牧資源及利用。主要研究方向:
(1)雲南特有畜禽品種資源及利用(申請代碼2選擇C1201)
3、經濟林資源及利用。主要研究方向:
(1)普洱茶加工工藝與品質關系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C1106)
(2)橡膠林種植優化模式的構建及複墾模式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C0407)
(3)竹子開花相關機理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C0405)
二、人口與健康領域
1、利用雲南特色資源,針對人類重大疾病,開展藥物發現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放線菌、真菌活性物質分析及其作用機制(申請代碼2選擇C010201)
(2)雲南民族醫藥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C1910)
(3)西南地區特有植物活性成份及其作用機制(申請代碼2選擇C0206)
2、針對雲南及周邊地區的重大區域性疾病與民族地區高發遺傳病,開展發生機理、遺傳特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民族地區高發遺傳病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C0605)
(2)熱帶、亞熱帶地區高發病防治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C1506)
(3)艾滋病預防與治療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C1507)
三、資源與環境領域
1、雲南9大高原湖泊的綜合防治事關雲南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針對高原湖泊保護與治理的新理論、新思路、新方法開展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滇池治理與保護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D01或D03)
2、雲南及其毗鄰地區是著名的多金屬成礦區,對我國的礦産資源安全和雲南礦産支柱産業發展至關重要。多金屬與非金屬礦産的分布規律、成礦機理與找礦方法是研究的重點。主要研究方向:
(1)青藏高原東緣多金屬礦成礦機理及分布規律(申請代碼2選擇D02或D03)
(2)西南地區鉀鹽礦成礦機理及開發(申請代碼2選擇D02或D03)
3、針對低緯高原,開展不同季風的交互作用機制及下墊區域識别,氣象氣候要素變化的生态效應,高原山地河谷的形成機制、變化趨勢和影響以及強震活動的動力學背景等基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
(1)低緯高原印度季風和東南亞季風的交互作用及災害效應(申請代碼2選擇D05)
(2)橫斷山區非均勻下墊面大氣邊界層結構及湍流特征(申請代碼2選擇D05)
(3)高原山地河谷的形成機制、演變特征及資源環境效應(申請代碼2選擇D01或D02)
(4)青藏高原東緣強震活動規律與闆緣動力學機制(申請代碼2選擇D02或D04)
四、礦産資源綜合利用與新材料領域
    針對雲南産業優勢及其需求,瞄準礦産資源綜合利用的理論、方法,以及具有前瞻性和有可能突破的重大材料科學問題,開展基礎研究,為雲南礦産及高新技術産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和技術儲備。
1、有色金屬冶煉/加工新技術。主要研究方向:
(1)多孔銅基材料的結構控制與性能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E01)
(2)鋁土礦歧化法分離新方法的基礎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E04)
(3)低品位、難選冶複雜礦選冶與分離新方法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E04)
2、合金材料。主要研究方向:
(1)稀貴金屬合金系的相結構與性能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E01)
3、其它。主要研究方向:
(1)紅外光譜成像技術的理論與方法研究(申請代碼2選擇F0504)

申請注意事項:
1.申請者在填報申請書前應認真閱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條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雲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項目實施細則》以及本《指南》,了解有關規定、要求、責任和資助範圍等。有關文件請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網站http://www.nsfc.gov.cn查閱。
2.本聯合基金申請項目須使用2008年最新版申請書,請申請人在《指南》發布後下載。申請書簡表填寫時:
“資助類别”選擇“聯合資助基金項目”;“亞類說明”選擇“重點項目”;“附注說明”選擇“NSFC-雲南聯合基金”。
“申請代碼1”必須按照下述領域分類代碼選擇: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選擇L06,人口與健康領域選擇L02,資源與環境領域選擇L03,礦産資源綜合利用與新材料領域選擇L07。
“申請代碼2”按照本《指南》各領域主要研究方向的标注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3.本聯合基金面向全國,鼓勵申請人與雲南省内具有一定研究實力和研究條件的大學或研究單位開展合作研究。對合作研究項目,須在申請書中明确合作各方的合作内容、主要分工等有關問題。
4.申請項目應符合本《指南》的資助範圍與要求。項目名稱、具體研究方案、研究内容和目标等由申請人提出,要求申請人按照重點項目撰寫提綱撰寫申請書。
5.本聯合基金項目負責人必須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科學技術人員隻能申請本聯合基金項目1項或參加申請本聯合基金項目最多不超過2項。
6.本聯合基金項目參與2008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限項檢索。即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科學技術人員申請(含參加)和承擔(含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點項目、重大項目、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按面上項目或與重點項目管理的各類專項項目(項目執行期在12個月(含)以内及特殊說明的除外)以及本聯合基金項目的總數不超過3項。
7.申請人應通過依托單位報送電子申請書和紙質申請書原件1份,并須保證電子申請書與紙質申請書内容一緻。依托單位應對申請書進行審核。
電子申請書通過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管理信息ISIS系統(https://isis.nsfc.gov.cn)提交,紙質申請書及本單位公函、申請項目清單等統一寄送或派人報送至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計劃局,難以電子化的附件材料随紙質申請材料一并報送。郵寄申請材料須使用特快專遞(報送日期以郵戳為準)。
8.本聯合基金參照重點項目進行管理,資助強度為150-250萬元/項。
9.本聯合基金2008年度申請項目接收時間為2008年7月11日至2008年7月18日16:00。

聯系方式: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計劃局
地址: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号
郵編:100085
聯系人:陳鐘、朱蔚彤
電話:010-62326872,010-62327019
電子郵件:zhuwt@nsfc.gov.cn
雲南省科技廳
地址:雲南省昆明市北京路542号省科技大樓
郵編:650051
聯系人:薛啟榮、畢紅
電話:0871-3163187,0871-3140941
電子郵件:bihong@ynst.net.cn

附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雲南省人民政府聯合基金項目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