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主任基金2008應急研究項目(第二期)申請說明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08-07-23

一、項目類型和意義說明
    為了對黨中央和國務院所關注的經濟、科技、社會發展中出現的一些重大管理問題快速做出反應,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及時提供政策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于1997年特别設立了管理科學部主任基金應急研究專款,主要資助開展關于國家高層宏觀管理及發展戰略中特别急需解決的重要的綜合性問題的研究,以及與之相關的經濟、科技與社會發展中的“熱點”與“難點”問題的研究。
    應急研究項目的設立目的是為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及時提供應用性的政策建議,但并不是代替政府進行決策,也不是将管理科學知識創新作為第一研究目标。根據學部對于應急項目的一貫指導思想,應急研究應該從“探讨理論基礎、評介國外經驗、完善總體框架、分析實施難點”四個主要方面對政府進行決策支持研究。每項研究的成果都要有針對性、及時性和可行性。所提出的政策建議應當是技術上可能、經濟上合理、法律上允許、操作上可執行、進度上可實現和政治上能為有關各方所接受,以盡量減少實施過程中的阻力。在研究方法上要求盡量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案例研究與理論探讨相結合、系統科學與行為科學相結合的綜合集成研究方法,要言之有據,忌空洞說教。
    應急項目的申請者/承擔者應當是在相應的領域中已經具有深厚的學術成果積累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并有與相關實際部門的合作為基礎,能夠在短時間(通常是10個月)内取得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成果。
    管理科學部的應急研究項目實行滾動式立項,全年接受項目建議。應就項目的必要性、可行性、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等提出建議,并對國内現有研究基礎和研究隊伍進行分析。應急項目立項建議書請寄至:北京市海澱區雙清路83号  國家自然科學委員會管理科學部 王鐵男 收,郵編:100085。電話:010-62327151,傳真:010-62326896,E-mail:yjyj@mail.nsfc.gov.cn
二、2008年項目指南(第二期)
                            汶川特大地震的應急管理和災後重建若幹問題研究
    管理學科部決定自即日起受理2008年第二期應急項目《汶川特大地震的應急管理和災後重建若幹問題研究》的申請。
    2008年5月12日14點28分,以四川省汶川縣為中心發生了裡氏8.0級的特大地震,受災範圍波及四川、陝西、甘肅、重慶、雲南等省區,受災面積達10萬餘平方公裡。其震級之高、烈度之強、波及範圍之廣、破壞程度之大,超過新中國建國以來任何一次特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破壞作用,造成了極為重大的人員傷亡,釀成了無數的家庭悲劇,給以後的災區重建遺留下巨大的後遺症;這次地震造成了巨大的經濟财産損失,造成生産經營活動中斷,交通通訊、供水供電等基礎設施嚴重受損,直接影響災區的經濟發展和民衆的正常生活;地震災害帶來的災後重建的任務十分艱巨,對我國的宏觀經濟發展産生重大的影響,特别是災害加大了相關資源投入的壓力和供應緊張,長期來說,也對災區的經濟結構和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方式等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此,開展對汶川特大地震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與應急管理研究有着十分重大的現實意義,也有重要的理論意義。
本應急項目是以汶川特大地震的應急指揮、災後救助與重建中的急需解決的重大實踐問題與對策、政策為主要目标開展應急性研究。研究目的在于為後續的抗震救災、災後重建工作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和積極的政策建議,也為完善我國突發公共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和特大自然災害的風險管理體制提供有益的借鑒。
    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1、汶川特大地震決策指揮體系經驗回顧
(1)地震災害發生後信息獲取、傳遞方式的經驗總結;
(2)地震災害發生後指揮決策系統的協調經驗及啟迪;
(3)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民間社會力量、國際組織和軍隊的協調與合作的經驗借鑒;
要求通過對地震災害發生後上述問題的研究,深入探讨成功的經驗與存在的問題,為重特大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與決策提供科學依據與借鑒。
2、汶川特大地震災區受災主體及其援助需求研究
(1)災區、受災主體的界定及科學評估;
(2)災區受災主體公共需求的調查;
(3)災區民衆風險認知與災後心理援助;
3、汶川特大地震災區受災主體的補償研究
(1)受災民衆人身及财産損毀補償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2)受災企業财産損毀補償及其相關問題研究;
相關問題是主要指财政、金融、保險、行政管理等支持政策的完善與協調。
4、汶川特大地震救災和重建中資金與物資的籌集、分配與監督研究
(1)救災及重建資金與物資的籌集;
(2)救災及重建資金和物資的分配;
(3)救災及重建資金和物資分配與使用的監督;
包括研究體制機制問題、分配方式和流程等問題,探讨其中存在的問題與改進方式,提出優化解決方案,以保證救災資源用到最急需、最能發揮作用的地方,保證救災資源不被擠占和挪用。
5、汶川特大地震災區災後重建中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急需解決的若幹問題研究
(1)對主要地震災區生活設施、産業設施和大型基礎設施的破壞程度及損失評估研究;
(2)主要地震災區基礎設施、生活設施重建的區域規劃與經濟技術分析;
(3)主要地震災區工業布局、産業結構重建中的區域規劃關鍵問題研究;
(4)主要地震災區恢複重建與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關系研究。
    上述每個專題中包含若幹研究内容。申請者可以根據自身的研究工作基礎和研究資源基礎,選擇一到兩個專題,或涉及某些專題的某類實際問題進行綜合性的研究。本應急研究項目特别要求必須與災區的政府或部門開展合作,取得他們在數據與案例研究方面的實際支持。最終研究報告應當就所研究的内容之論證過程和結論進行撰寫,體例上需要包括現狀特點實證分析、必要的理論分析或者模型計算、政策實施的具體建議等若幹部分,特别是針對實施難點的政策性建議,管理科學部将在本項目下擇優選擇資助6-8個課題立項資助。
三、申請程序和時間安排
    請申請本項目的專家,根據自身的研究特長和條件,在上述研究指南範圍内提出正式的項目申請書(可以到基金委網站上下載,采用自由申請項目的申請書,并在“資助類别”填寫“專項基金項目”;“亞類說明”填寫“科學部主任基金”;“附注說明”填寫“應急科學研究專款項目”)。申請書的電子版應在2008年7月31日前由依托單位科研管理部門通過ISIS系統上傳并确認,同時發往:yjyj@mail.nsfc.gov.cn信箱;紙質版應在7月31日前郵寄至管理科學部王鐵男。兩個版本均到達方視為申請有效。若申請書研究内容與指南範圍有明顯出入,須做出特殊解釋。
    本項目獲準資助的課題(子項目)平均資助強度約為7-10萬元,研究期限一般不超過10個月,根據本次應急項目的特點,基本研究期限确定為6個月,項目啟動3個月後進行中期檢查與階段成果的交流。本項目要求重視階段成果的及時運用,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抗震救災與災後重建做出管理科學工作者的積極貢獻。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
                                                                                2008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