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舉辦盛大教學頒獎典禮,我院多位老師獲獎
4月21日上午,2018年中山大學教學頒獎典禮在梁銶鋸堂隆重舉行,出席活動的有我校黨委書記陳春聲、校長羅俊、副校長黎孟楓,教學督導代表、各機關部處代表以及學院師生代表千餘人。我院師生共二十餘人在嶽輝書記的帶領下到場觀禮,老師們和學生們一起見證卓越名師、青年教師授課大賽獲獎者、優秀教務員,以及教學成果獎獲獎盛況,禮敬師尊,薪火傳承。
首先黎孟楓副校長宣讀了卓越教學名師獲獎詞,羅俊校長為9位第一屆卓越教學名師頒獎。授獎後,各位名師在現場訪談環節暢談了對貫徹“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山大學“十二字”人才培養目标、教學在創建“雙一流”中的使命、追求卓越人才培養質量的看法,引發了廣大師生的思考。
在青年教師授課大賽頒獎環節,三位青年教師獲獎代表現場展示了他們課堂教學的精彩片段,羅俊校長為所有獲獎的青年教師頒發獎杯。值得祝賀的是我院有兩位青年教師獲獎,譚嘉恒和歐田苗老師均獲得青年教師授課大賽二等獎,兩位老師長期辛勤工作的優秀表現給我院廣大年輕教師樹立了好的榜樣。

接着教務部陳敏主任向優秀本科教務員頒獎,我院袁月梅老師獲得優秀本科教務員的稱号并作為獲獎代表上台做了發言。袁老師結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經曆,表達了對本職工作的熱愛,及立志做一個專家型管理人員,為廣大師生提供更高水平服務的決心,她激情澎湃地發言獲得了在座各位老師的熱烈掌聲。會後陳春聲書記和羅俊校長接見了袁老師,對她的工作予以高度贊揚并合影留念,表達了校領導對教學基層管理人員的關心和肯定。


陳春聲書記對44個教學成果獎獲獎單位進行了表彰,熱烈祝賀我院黃志纾老師團隊獲得教學成果獎一等獎,黃民老師團隊、楊得坡老師團隊、徐月紅老師團隊獲得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嶽輝書記作為太阳集团1088vip代表上台領獎。

最後陳春聲書記向獲獎的老師和院系表示熱烈的祝賀。他指出,學校舉辦盛典表彰教學,就是為了突出人才培養在大學事業的中心地位,弘揚尊師重道的教育精神。最近幾年學校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學在中大,追求卓越”的良好學風逐漸深入人心。今天獲獎的所有老師在教學育人方面為全校老師樹立了榜樣,值得其他的老師學習。我們深知自己與世界一流大學的差距,在此基礎上,需要全體師生齊頭并進,為母校争光。
本次典禮對長期從事教學活動的單位和個人予以表彰,是我校尊師重教氛圍的集中展現,激發了師生對人才培養初心的再認識,凝聚了中大人争創“雙一流”的決心。

獲獎感言
歐田苗老師:
十分高興作為青年教師授課大賽獲獎者參與了這次的頒獎典禮。參加青年教師授課大賽是我非常難忘的一次經曆,通過參加比賽,不但使我自己的授課水平得到了全面的鍛煉和提升,學習到了富有實效的授課方法和教學手段,結識到了來自不同學科的優秀青年教師,也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在日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而在頒獎典禮上聆聽了各位大師的感言之後,也讓我更加堅定了用心教學、用情教書的決心,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譚嘉恒老師:
非常榮幸能參加本次青年教師授課大賽,整個過程使我收獲頗豐。比賽之後更多的是反思,感覺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足,這也使我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有了更清晰的目标和前進的方向。感謝學校學院和各位同事對我的幫助和鼓勵,這是一次非常難忘的經曆,也将促我繼續努力工作。
黃志纾老師:
我們教學團隊獲得了校級和省級的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現在也在學院的大力支持下沖擊國家級教學成果獎,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感觸良多:我們遇上了一個重視教學的最好的時代,學校、學院大力倡導提高教學質量,使每一位奮戰在一線教學隊伍的教師獲得了最大的機遇。教學需要用心的付出,我們這個成果是通過三代人不懈的努力耕耘獲得的,是對我們團隊常年堅持教學的最大肯定。通過這次整理申報材料,我們也有機會學習了多個優秀成果的先進經驗,并且與同行就教學問題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讨,這使我們對于未來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教學内容和手段有了明晰的認識,我們也一定會在今後繼續推進教學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工作,為高素質藥學創新人才的培養添磚加瓦。
楊得坡老師:
生藥學是一門研究藥材的學科,是藥學專業的專業必修課,但該專業還存在知識點多,内容繁雜與零散,這是一門典型的跨學科專業,又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學科,不能死記硬背。生藥學教學團隊從10年前開展生藥學教學模式的改革嘗試,逐步摸索出了以興趣為驅動力的“一講二做三感四用”的教學新模式,取得滿意教學效果。“一講二做三感四用”就是講好第一課堂專業基礎知識(課堂講授)與做好實驗(一講二做),豐富第二課堂感受專業魅力(三感,熱點問題辯論),引入第三課堂(野外實習,四用)。2017年的野外實習在惠州羅浮山進行,參加這次野外實習的本科生120名,研究生9名,野外實習指導老師除本院的老師外(楊得坡,趙志敏、唐貴華),還聘請了南方醫科大學的晁志教授與廣東省中藥研究所的曾慶錢所長,2015級本科生不僅僅深入羅浮山自然保護區原始森林采集藥材,還進入葛洪博物館看看古代醫藥學家葛洪的“肘後備急方”。2018年生藥學的熱點問題辯論發生在4月9日,辯論題目為:阿膠療效是否有違科學。這次辯論采用了國内通用賽制,設立了A隊(班)(正方:阿膠療效毋庸置疑!)與B隊(班)(反方:阿膠就是水煮驢皮,療效尚待證實!),毒舌組織者2名,其他同學作為“阿粉”、“吃瓜群衆”或“媒體”,參與辯論過程并提出問題,這次辯論熱烈而激情,通過辯論同學們不僅學到了課堂生藥學專業,還學到了中藥學的基礎知識。課堂教學,上山采藥,生藥學内涵豐富,還包含美麗的傳說、深邃的思想、哲理、人生的軌迹、國家的發展與文化的傳播……。
徐月紅老師:
“系統、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目标驅動的一體化藥學綜合大實驗教學新體系系統”獲學校第八屆教學成果獎,感謝學校學院對實驗教學的重視,感謝團隊成員在綜合大實驗教學新體系的構建和實施過程中曆時近10年的付出,在學校和學院對我們給與鼓勵的同時,相信我們的綜合大實驗教學新體系會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