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稱号大會隆重舉行

我院陳新滋院士獲“廣州市榮譽市民”稱号

發布人:李睿 發布日期:2021-11-24

       11月22日下午,2021年廣州市授予榮譽市民稱号大會在東方賓館隆重舉行,授予孫峻嶺等13位傑出人士第17批“廣州市榮譽市民”稱号。市委書記張碩輔、市長溫國輝為榮譽市民頒發證章和證書,溫國輝代表市委、市政府講話,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石奇珠宣讀授榮公告,榮譽市民代表陳新滋發言。大會開始前,張碩輔、溫國輝、石奇珠等市領導會見第17批榮譽市民及家屬、代表。

 

       受張碩輔委托,溫國輝代表市委、市政府對新一批榮譽市民表示祝賀,對曆屆榮譽市民關心支持、積極參與廣州建設發展表示感謝。溫國輝表示,在榮譽市民的共同參與下,廣州經濟實力邁上新台階,樞紐能級日益提升,創新資源加速集聚,營商環境全國一流,城市宜居宜業宜遊。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着力建設樞紐之城、創新之城、智慧之城、品質之城。希望各位榮譽市民繼續秉承主人翁精神,發揮在各自領域的領軍作用和聯通世界的橋梁紐帶作用,引領更多海内外企業家、各界精英認識廣州、走進廣州、擁抱廣州。

 

       陳新滋代表榮譽市民對市委、市政府表示感謝,為廣州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他說,廣州是個開放創新的活力之城,希望能繼續與選擇這座城市為家的朋友們一同奮鬥,為廣州市的發展盡綿薄之力。作為太阳集团1088vip的創院院長,他為學院取得各項成績而感到高興,也很開心能陪伴學院的成長。

image 105

       市領導潘建國、李小勉、王煥清、郭志勇,廣東省和中央駐穗有關單位、高校負責人,曆屆廣州市榮譽市民代表,海外嘉賓及廣州市社會各界人士共約160人參加活動。

      據了解,廣州是全國最早開展授予榮譽市民稱号的城市。從1986年開始,共17批462位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國際友人獲“廣州市榮譽市民”稱号。

 

陳新滋院士簡介及個人事迹

陳新滋,男,1950年10月出生,漢族,中國香港籍,200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第十二、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香港科學院創院院士,曾任香港浸會大學校長(2010-2015年),現任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名譽院長。

陳新滋院士是國際知名的有機化學專家,在均相不對稱催化氫化反應、手性藥物合成及新型高效的手性配體及催化劑等研究領域成績斐然,在國際上具有很高威望。

一、心系教育,立德樹人

陳新滋院士特别重視教育工作和人才培養。2003-2007年陳新滋院士兼任太阳集团1088vip首任院長,為太阳集团1088vip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香港浸會大學榮休後,陳新滋院士于2015年全職加入太阳集团1088vip并建立陳新滋院士研究團隊,團隊現有教授5名,特聘研究員1名,科研博士後4名,團隊緻力于不對稱合成反應及藥物合成新反應,抗腫瘤、抗菌、抗老年癡呆、抗病毒藥物及可再生資源的轉化與利用等方向的研究并取得了不錯的成果。陳院士牽頭申報的“廣東省手性藥物工程實驗室”、“廣東省手性分子與藥物發現重點實驗室”分别于2018年、2019年獲批成立,對學科建設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陳新滋院士提倡“全人教育”和創意教育的結合,他指導和培養了100餘名碩士和博士研究生。如今,陳新滋院士培養的學生已遍布海内外。有30多名學生已回到中國内地開始獨立研究工作。其中,十餘名學生紮根于廣州,已成為高等教育、生物醫藥、化學化工等行業的佼佼者。

陳新滋院士非常關心下一代的成長成才,他和衆富基金會共同捐資600萬元成立“太阳集团1088vip衆富新知基金”。用于支持太阳集团1088vip人才培養、學術交流、改善辦學條件等。目前,已有近百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獲得衆富新知獎學金的資助。衆富新知基金還資助學生參加“逸仙(海外)遊學”項目,陳院士親自聯系香港的高校和有關企業,并帶領學生進行參觀交流,讓同學們開闊了視野,增進兩地學生的相互了解。在其倡導和關懷下,廣州市第六中學成立了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理科實驗班,文德路小學成立了院士中隊并定期開展科普活動。

二、潛心科研,勇攀高峰

陳新滋院士積極參與和推動内地科研工作的發展,長期從事手性催化劑與不對稱催化合成的研究,為推動我國手性科學研究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陳院士在均相氫化不對稱合成反應曆程研究中發現了新的機理,得到國際廣泛引用至今;研究并開發了手性藥物萘普森的實用不對稱催化合成工藝,該成果入選大英百科全書1991年國際化學重大進展。他在國際核心學術刊物發表論文600餘篇,獲得授權中國及外國專利共127項,并于2005年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14年獲得中國化學會手性化學成就獎。

2020年,陳院士聯合五單位共同申報的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嶺南中草藥活性化合物庫的構建及重大疾病候選藥物發現”(800萬元)立項,該項目專注于嶺南中草藥活性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構建結構新穎、多樣的嶺南中草藥活性化合物庫,發現針對惡性腫瘤、病毒性疾病、器官纖維化等華南高發重大疾病候選藥物。

三、創新創業,服務社會

陳新滋院士十分注重科技成果的轉化工作,開展了多項精細化工産品的産業化項目研究,将實驗室的發現轉化為生産力,更好的服務社會。

2016年5月,陳院士帶領着其研發團隊在廣州市南沙自貿區成立廣州理文科技有限公司,借助于新材料領域長達幾十年的鑽研,在南沙開展新型有機氟功能材料的研究,該産品的研究進入成熟階段,準備開始大規模量産。産品包括能使動力锂電池的效能與安全性能大幅提高之新一代含氟電解液添加劑及锂鹽。其制備及提純工藝已突破現有國内生産技術瓶頸,部分采用環保回收生産方法,有效降低産品生産成本及市場價格同時,間接也為促進祖國電動汽車行業發展作出貢獻。該團隊獲2016年“珠江人才計劃”的資助。

陳新滋院士與企業界合作,發展了一套将四氯化碳轉化成氯仿的工業技術,實現“變廢為寶”。該項目已在國内成功工業化,成為目前國際上解決四氯化碳催化加氫的有效的工業方法。2018年,陳新滋院士因在四氯化碳轉化為氯仿的工業制造方面的傑出貢獻,榮獲“廣州創新英雄”的稱号。在創新藥研究與開發方面,目前陳新滋院士緻力于傳統中藥與現代醫藥的結合。中藥标準化與提取分離,以先進的技術發掘中藥寶庫,發現新穎的、低副作用的化合物。他和團隊發展基于原癌基因C-Met 靶點的抗癌新藥候選化合物已進入臨床前研究,動物實驗結果明顯優于目前國外此領域最新藥物,有望成為下一代抗癌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