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熱烈祝賀我院劉培慶教授領銜項目獲得2020年度中華醫學科學技術獎三等獎
近日,中華醫學會公布《2020年中華醫學科技獎獎勵決定》,我院劉培慶教授、黃河清教授及羅海彬教授等組織申報的“病理性心肌肥大的防控機制、幹預靶點及候選新藥研究”項目喜獲2020年度中華醫學科技三等獎,主要完成人為:劉培慶、黃河清、羅海彬、古練權、李卓明、陳健文、葉建濤、路靜。
中華醫學科技獎是全國醫藥衛生行業最具權威科技獎項,每年授獎1次,旨在獎勵醫學科學技術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個人和集體,分設一、二、三等獎。2020年基礎醫學組一等獎空缺,二等獎與三等獎全國合計共4項。
新藥研發是醫藥産業發展的源動力,重大疾病相關新靶點發現和确認是創新藥物研發的源頭。第一完成人劉培慶教授領導的課題組在國内較早利用蛋白質組學、信号通路分析等技術篩查高血壓等重大疾病的藥物作用靶點,完成了Sirtuins、PARPs以及PDE9A等系列靶标鑒定;通過對天然産物活性成分、化合物庫等篩選,獲得了隐丹參酮、丹參酮、LW33等成藥性良好的候選藥物,發表的高水平學術論文被他引超4千次,被NATURE系列期刊等正面引用,獲得美國、日本及中國專利授權20多項;合理組方了“糖脈交泰膠囊”,近期完成擴大的Ⅲ期臨床試驗即将申報新藥證書;已簽訂的合同金額累計2601.08萬元,實現新增利潤117.12萬元。該課題組圍繞全球人群高發的重大疾病進行新靶标的發現及确證,建立新靶标篩選體系及活性化合物成藥性評價平台,以利于快速确定活性化合物的成藥前景及研發價值、指導進一步的新藥研發。
第一完成人簡介:
劉培慶教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南粵百傑”、“珠江人才本土創新團隊”帶頭人,擔任“新藥成藥性評估及評價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國家新藥成藥性研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培育)”等機構主任。主持國家重大科技專項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以通訊作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0多篇,累計影響因子超過600,他引超過7千次,H指數46。獲授權中國及美國發明專利20多項。擔任國家科學技術獎評獎專家、國家重大專項申評專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二審專家等。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一完成人)。目前正在負責2個1類新藥的臨床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