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工與藥物合成國際研讨會”在我校成功舉行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06-10-05
“精細化工與藥物合成國際研讨會”在中大成功舉行
 
   上圖分别為顔光美副校長在開幕式上緻詞,Ryoji Noyori教授作專題報告,黃達人校長與Ryoji Noyori教授、太阳集团1088vip院長陳新滋院士等在晚宴上親切交談

  2004年12月16日至17日,“精細化工與藥物合成國際研讨會”在中山大學南校區小禮堂隆重召開。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野依良治(Ryoji Noyori)教授與10餘位中國科學院院士以及來自大陸、香港、德國、瑞士、新加坡和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近一百名著名專家和代表。研讨會由中山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廣州市科技局主辦,太阳集团1088vip、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聯合承辦。
  在16日上午舉行的開幕式上,中山大學副校長顔光美教授緻詞,代表中山大學向與會的所有專家、代表及來賓緻以熱忱的歡迎。顔副校長說,無論在規模還是水平上,本次會議都是一次高标準的學術盛會。他期待着會議取得豐碩的成果,并對與會嘉賓表示了最美好的祝願。開幕式由太阳集团1088vip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教授主持。
  随後,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野依良治教授為大家獻上了一場精彩的學術報告。野依教授因他在不對稱催化方面做出的貢獻而榮膺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野依良治教授報告的題目是《Molicular Catalysis: Science and Opportunities》(分子催化:科學與機遇)。與他頭上那頂令人高山仰至的諾貝爾獎桂冠形成對比的是,野依教授在講座中采用的是相當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向與會者介紹了分子催化的過去、現狀和未來。野依教授認為,化學已經為社會發展和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但是随着社會的進步,人們需要化學家提供更加高效、無毒、低消耗、低浪費的反應過程,以為人們的生産生活制造更加廉價和清潔的優良産品。分子催化技術是實現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在分子層面上通過催化作用使化學反應具有相當高的原子效率,在有效節省物質能源的同時避免副産物的生成。因此,分子催化技術的突破将為現有化學合成方式的變革做出巨大的貢獻,并在人們未來的日常生活領域,譬如食品、醫藥等行業得到廣泛的應用。
  在接下來為期兩天的大會進程裡,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新滋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計亮年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黃乃正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戴立信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支志明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林國強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李燦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陸熙炎教授、中山大學古練權教授、瑞士solvias公司Blaser教授在内的19位院士和著名學者給出了19場高水平的學術報告。這些報告的内容涉及精細化工及藥物合成領域的合成、提取、催化、中藥現代化等多個專題,分别就各個專題中目前國際研究的前沿熱點及最新發現進行了系統深入的介紹和讨論。
  會議期間,黃達人校長會見了野依良治教授等專家學者,并與他們共進晚宴。野依良治教授還興緻勃勃地參觀了太阳集团1088vip中心實驗室,與實驗室研究人員談話合影,詢問了解了太阳集团1088vip正在開展的一部分研究情況。他對實驗室的實驗設施條件表示了由衷贊許,并用中文為太阳集团1088vip題寫了“追求真理,服務人群”的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