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學習園地】堅決打赢疫情防控“嚴峻鬥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多次召開會議、多次聽取彙報、作出重要指示,為疫情防控工作指明方向、提供根本遵循。從1月20日對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堅決打赢疫情防控“嚴峻鬥争”提出具體要求,到1月28日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時指出“當前中國人民正在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進行嚴肅的鬥争”,再到2月10日在北京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時強調要“再接再厲、英勇鬥争”“堅決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戰争、總體戰、阻擊戰”,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突出以鬥争理念指導疫情防控工作。
以鬥争視角、鬥争理念、鬥争姿态推進疫情防控工作,既是認識論的深化,也是方法論的指引。深入領會總書記這一系列重要論述的深刻内涵,不斷發揚鬥争精神、增強鬥争本領,對我們堅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具有重要理論和現實指導意義。
以鬥争視角把握疫情防控阻擊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社會是在矛盾運動中前進的,有矛盾就會有鬥争。”社會在矛盾中發展,事業在鬥争中前進。依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展過程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也就意味着鬥争無時不在、無處不在。與此同時,矛盾又具有特殊性,具體事物在其運動中的矛盾及每一個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随着時代的發展,鬥争的對象、形式和内容千差萬别。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光明前景,鬥争的主要内容已不再是充斥着炮火與硝煙的戰争和敵我之間的激烈拼殺,而是要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是要确保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程不被幹擾和打斷。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有效應對重大挑戰、抵禦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
基于這一深刻洞察,從全面深化改革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從強體魄于偉大的自我革命到開新局于偉大的社會革命,從堅決打赢“三大攻堅戰”到即将迎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标,到當前舉國上下全面部署、全面動員的這場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本質上都是“新的曆史特點的偉大鬥争”的重要内容。
以鬥争視角把握疫情防控,至少應該深化以下三個方面的認識:其一,這是一場體現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鬥争。堅持人民至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國共産黨的性質和宗旨的集中體現。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威脅損害的正是人民群衆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站在人民的立場上,堅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就明确了鬥争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其二,這是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必須赢得的鬥争。總書記強調,“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在通往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征程上,戰勝疫情、更好地滿足人民群衆對美好健康生活的向往,就明确了鬥争的方向。其三,這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過程中的一場嚴峻鬥争。疫情突如其來,各級各部門的應急響應機制如何、廣大領導幹部的危機處置能力怎樣?如何迅速落實聯防聯控要求、如何形成群防群治有效格局?妥善完成這些鬥争具體任務,治理的現代化水平就能邁上新台階,就能更好地防範和抵禦各種風險挑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以鬥争理念指引疫情防控阻擊戰
用理論觀照現實,矢志不移推進偉大鬥争,既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更是新時代世情、國情、黨情的現實需要。共産黨人的鬥争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不是為了鬥争而鬥争,從來都是奔着矛盾問題、風險挑戰去的,目的是以鬥争應對挑戰、抵禦風險、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以鬥争理念指引疫情防控阻擊戰,要發揚鬥争精神。馬克思說:“如果鬥争隻是在有極順利的成功機會的條件下才着手進行,那麼創造世界曆史未免就太容易了。”病毒“無影無形”,确診數字持續增加的同時重點地區的醫療防護資源又面臨緊張局面。惟其艱難,方顯勇毅。艱難形勢下,挺身而出還是畏葸不前,勇于擔當還是推托躲避,疫情如同試金石,考驗着每一個人的鬥争意志、鬥争精神。“備豫不虞,為國常道。”前進的道路上總會有風險考驗,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隻有頭腦清醒、提高站位、堅定信念,對鬥争的長期性、複雜性、艱巨性做足充分準備,才能赢得鬥争。
以鬥争理念指引疫情防控阻擊戰,要堅持底線思維。底線是事物質變的分界線,決定着鬥争的成敗,因此底線既是“死線”更是“生命線”。堅持底線思維,就是要從最壞處着眼、向最好處努力,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事實證明,新型冠狀病毒傳染力非常強,無論是打通“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的鍊條,還是在落實“三防”過程中實現“不落一戶、不漏一人”的全覆蓋,都容不得半點疏忽懈怠。否則,一處失守,就會引發連鎖反應,釀成嚴重後果,讓許多人的努力付諸東流。“甯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萬一”“甯可備而無用,不可用而無備”,把問題想得嚴重一些,把風險想得更大一些,把措施定得更周密一些,方能做到“居安而念危,則終不危;操治而慮亂,則終不亂”。
以鬥争理念指引疫情防控阻擊戰,要凝聚廣泛力量。衆力并則萬鈞舉,人心齊則泰山移。長期以來,堅持最大限度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是我們黨赢得一個又一個偉大鬥争、取得曆史性成就、實現曆史性變革的重要法寶。疫情防控關系到每個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守護疫情防控的社區第一線、實現群防群治,需要從各個社會組織到每個人的積極配合和參與。隻有緊緊依靠廣大人民群衆,14億人團結如一人,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打一場群策群力的人民戰争,才能赢得這場偉大鬥争的最終勝利。
不斷增強疫情防控的鬥争本領
鬥争是一門藝術,不但要有鬥争精神、敢于鬥争,更要掌握鬥争本領、善于鬥争。這就要求領導幹部在各種重大鬥争中,堅持增強憂患意識和保持戰略定力相統一、堅持戰略判斷和戰術決斷相統一、堅持鬥争過程和鬥争實效相統一,把握好時度效,認清主次和緩急、找準支點和重點,講求鬥争策略和藝術。
要增強鬥争的戰略思維能力。疫情防控是一項系統工程,隻有堅持全國一盤棋,統籌兼顧、協同聯動,才能打赢這場疫情防控的總體戰,這就要求必須增強大局意識和全局觀念,堅決服從黨中央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調度。疫情防控不隻是醫藥衛生問題,而是全方位的工作,隻有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秩序恢複、堅持嚴格防控與保障人民群衆生活兩手抓、協調并進,才能有效抵抗疫情所帶來的沖擊,鬥争起來才更有底氣和保障。
要講求鬥争的戰術與方法。堅持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增強輿情引導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這些都是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有效鬥争方法。全面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把各項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實落細,方法對頭、舉措到位,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創新機制,把制度優勢進一步發揮出來,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強大效能。善于運用現代科技,織密疫情防控網絡。鬥争方法越豐富,鬥争手段越靈活,鬥争的本領就會越強。
要在鬥争中磨砺成長。疫情防控對每一個人的理想信念、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都是一場大考。越是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勢嚴峻、情況複雜的時候,越能練膽魄、磨意志、長才幹。“疫魔”當前,湧現出了一大批“若有戰,召必回”的最美“逆行者”、關鍵時刻“站得出、頂得上、靠得住”的黨員幹部。疫情防控千頭萬緒、牽一發而動全身,既需要務實為民的信念,更需要攻堅克難的能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踐行初心和使命,把小我融入大我,把工作做實做細,必能在戰“疫”鬥争中實現個人價值,成長為敢于鬥争、善于鬥争的戰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