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學習園地】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庚子新春,新冠肺炎疫情猛然來襲,一場全國總動員的疫情防控阻擊戰正在緊張有序進行中。
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這場人民戰争,從思想到行動、從方法到方略、從全局到重點、從疫情到經濟、從防控到民生……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指明前進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注入強大信心。
情懷之深與思想之妙,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始終把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牢記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緊緊依靠人民群衆,堅決把疫情擴散蔓延勢頭遏制住”……一場全民動員、全體行動的戰“疫”,也讓廣大人民群衆更加深刻感受到習近平總書記的人民情懷、擔當精神、領袖風範,更加深刻感受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強大真理力量、思想力量、實踐力量。
(一)
“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衮九章但摯一領。”
任何理論都有體現其本質的突出特性,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最鮮明的品格。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鬥,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同其他政黨的根本區别。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人民思想,響亮提出“以人民為中心”,構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石。
以人民為中心,既是理論命題,又是行動方略。《共産黨宣言》指出,無産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讓勞動階級獲得自由、發展和解放,讓最廣大人民群衆過上幸福生活,是馬克思主義人民觀的重要體現和核心要義。從曆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出發,習近平總書記系統論述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黨的十九大報告也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作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在治國理政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着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以人民為中心,既是政治立場,又是根本要求。“共産黨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黨相對立的特殊政黨。他們沒有任何同整個無産階級的利益不同的利益。”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産黨宣言》中闡述了一個重要思想,那就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共産黨沒有自己的私利,共産黨是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衆利益的代表。縱觀曆史,中國共産黨幹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人民謀利益,讓人民過上好日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謀幸福,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我們要時刻不忘這個初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鬥目标。”以人民為中心,生動诠釋了我們黨的根本立場,生動诠釋了我們黨為人民謀幸福的不變初心。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求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終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民族複興偉業。這是尊重曆史規律的必然選擇,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必然要求。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始終把人民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始終同人民想在一起、幹在一起,以人民憂樂為憂樂,以人民甘苦為甘苦,習近平總書記正帶領14億中國人民衆志成城抗擊疫情。
(二)
“民者,國之根也,誠宜重其食,愛其命。”
作為無産階級政黨,中國共産黨把人民立場作為最根本的政治立場。這是中國共産黨與生俱來的顯著特征和優良品質,是中國共産黨的階級本性。《中國共産黨章程》明确規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衆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衆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衆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衆,淩駕于群衆之上。”這就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共産黨來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代表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根本價值取向。
初心不忘,人民至上。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心中,人民始終居于最高地位。他曾深情地說:“當年我離開梁家河,人雖然走了,但是心還留在這裡。那時候我就想,今後如果有條件、有機會,我要從政,做一些為老百姓辦好事的工作。”他多次強調:“幹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同人民風雨同舟、血脈相通、生死與共,是我們黨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證。離開了人民,我們就會一事無成。”
疫情防控是一場保衛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嚴峻鬥争,隻能赢不能輸。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1月25日,農曆正月初一,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疫情防控工作;2月3日,習近平總書記再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加強疫情防控工作;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調研指導疫情防控工作;2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第三次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最多的,就是始終把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充分體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彰顯了人民的主體地位,飽含着對人民的熱愛。
危急關頭,習近平總書記運籌帷幄,作出重要部署,這是人民領袖責任的擔當,是共産黨人初心的彰顯,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成功指導實踐。
列甯指出:“政黨通常是由最有威信、最有影響、最有經驗、被選出擔任最重要職務而被稱為領袖的人們所組成的比較穩定的集團來主持的。”有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我們就有了主心骨、壓艙石、定盤星。面對再大的驚濤駭浪,我們都能從容不迫,堅定自信。
(三)
“天連五嶺銀鋤落,地動三河鐵臂搖。”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衆既是曆史活動的主體,又是曆史的決定力量。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中國共産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之所以能夠不斷前進,正是因為緊緊依靠人民。謀劃發展,最了解實際情況的,是人民群衆;推動改革,最大的依靠力量,也是人民群衆。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産生和發展,改革開放每一個方面經驗的創造和積累,無不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智慧。
毛澤東同志認為:“人民,隻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曆史的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是曆史的創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充分調動人民積極性,始終是我們黨立于不敗之地的強大根基。隻有堅持曆史唯物主義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曆史前進的基本規律;隻有按曆史規律辦事,才能無往而不勝。習近平總書記稱抗擊疫情是一場人民戰争,體現的正是這一立場。人民群衆有着無盡的智慧和力量,廣泛動員群衆、組織群衆、凝聚群衆,緊緊依靠人民群衆,才能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疫情讓人們在空間上保持距離,卻讓人們在心靈上貼得更近。在這場人民戰争中,廣大人民群衆積極響應總書記、黨中央号召,自覺聽從疫情防控安排,行動起來、組織起來、凝聚起來,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心系疫情防控重點地區同胞安危,紛紛捐款捐物表達愛心,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共同構築起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團結是鐵,團結是鋼,團結就是力量。中華兒女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與病魔展開搏擊,充分展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大愛情懷,形成了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強大合力。
無論遇到任何困難和挑戰,不管亂雲飛渡還是風吹浪打,隻要有人民群衆的支持和參與,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沒有越不過去的坎,就沒有完成不了的任務。
(四)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為什麼人的問題,是檢驗一個政黨、一個政權性質的試金石。我們黨自誕生之日起,就把實現人民解放和幸福鮮明地寫在自己的旗幟上,并融入到全部的奮鬥實踐中。早在革命戰争年代,毛澤東同志就曾形象指出,“為什麼人的問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共産黨就是要奮鬥,就是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為人民服務”。鄧小平同志說:“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着我的祖國和人民。”熱愛人民,是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他的一生都在踐行“凡是于人民有利的事情,無不盡力提倡與實行”的諾言。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生動诠釋了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進一步彰顯了馬克思主義的人民性。人民是治國理政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執政興國的力量源泉和奮鬥坐标。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鮮明回答了“依靠誰發展、為了誰發展”這一發展中的根本問題、原則問題。它充分表明,中國共産黨無論處在什麼曆史方位,都始終是馬克思主義政黨,都不會忘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無論發展到什麼曆史階段,都始終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疾風知勁草,闆蕩識誠臣。”抗擊疫情是考驗、識别黨員幹部的重要時機,最能看清楚“為了誰”。生命重于泰山。為了人民利益,廣大醫務工作者挺身而出、無懼危險,人民子弟兵聞令而動、奔赴前線,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廣大黨員幹部沖鋒在前、英勇奮戰,黨旗在防控疫情鬥争第一線高高飄揚。“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不計報酬,不畏生死,随叫随到”“萬衆一心,遏制疫情,我們可以”……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廣大黨員幹部充分展現了對黨、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面貌。
一切奮鬥都是為了人民的利益。把人民的期待變成行動,把人民的希望變成現實,把人們痛恨的疫情堅決打敗,深刻反映了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
(五)
“踏平坎坷成大道,鬥罷艱險又出發。”
人民是共和國的堅實根基,是我們黨執政的最大底氣。
中華民族是曆經磨難、百折不撓的民族,中國人民是萬衆一心、無懼風雨的人民。困難和挑戰越大,凝聚力和戰鬥力就越強。
齊心協力戰疫情,越是艱險越向前。
“我将無我,不負人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始終緊緊依靠人民,上下同心、一往無前,我們有信心、有能力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一定能夠打赢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争、總體戰、阻擊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