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報告——納米粒技術用于癌症及心血管疾病治療

發布人:高級管理員 發布日期:2006-10-05

                      學術報告

題 目1:納米粒技術用于癌症及心血管疾病治療
主講人:馮思慎教授
題 目2:基因治療的現狀和微DNA環載體的應用前景
主講人:陳志英研究員
主持人:黃 民 教授
太阳集团1088vip常務副院長
時 間: 2004年6月23日(周三)下午2:30時
地 點: 中山大學北校區永生樓四樓講學廳

歡迎參加!



                 中山大學醫學科學處
                  太阳集团1088vip
                   2004年6月14日



[簡 曆]
馮思慎教授
  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1981年在清華大學師從錢偉長教授,獲我國首批機械工程碩士學位。1988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工程學博士學位,并在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生理系完成博士後研究。此後曾在美國西北大學生化分子及細胞生物系從事細胞和分子生物學的研究工作。1996年受聘于國立新加坡大學,任生物工程系及化工分子生物工程系教授。他的研究專長包括細胞和生物工程學,粘彈性流體力學,分子及細胞生物力學,生物膜,組織工程,納米生物技術等。

陳志英研究員
  一九七零年畢業于中山醫學院。一九八一年在廣西醫學院獲醫學碩士。一九八六至一九八八年為加拿大多倫多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研究肝癌形成過程。一九八八年在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接受博士後訓練,一九九零年任資深研究員。一九九八年作為資深研究員參加斯坦福大學醫學院人類基因治療研究項目至今。他的主要興趣是發展人類基因治療用的非病毒載體系統。他發現質粒中的細菌DNA成份可導緻轉基因表達水平迅速下降而喪失功能,因此發明了複雜的DNA分子重組技術,去除質粒中抑制轉基因表達的DNA成份,制成了能長期表達高水平轉基因的微DNA環。由于它的優良特性及臨床應用的前景,微DNA環在基因治療界引起很大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