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通知:2018年太阳集团1088vip質譜論壇
論壇介紹 |
為推動中山大學質譜分析領域的發展,交流質譜研究成果和經驗,促進創新藥物研發以及學科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由太阳集团1088vip主辦的質譜論壇将于2018年11月23日在中山大學東校園太阳集团1088vip舉行。
本次質譜論壇彙集了國内外著名的質譜專家參會,共邀請了唐惠儒教授、李靈軍教授、張金蘭教授、汪福意教授、田志新教授、李彬教授、趙倩教授、毛洋教授和李惠琳教授九位質譜專家做特邀報告,報告内容涵括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糖組學、質譜成像、蛋白複合物結構解析等領域的最新進展。因此論壇熱誠歡迎感興趣的學者和學生們積極參加,本次會議不收取注冊費!
論壇地點 |
中山大學東校區太阳集团1088vip125講學廳
論壇時間 |
2018年11月23日 9:00-16:00
嘉賓簡介 |
唐惠儒 教授
複旦大學
報告題目:Quantitative Metabolomics & Challenges
唐惠儒,複旦大學特聘教授、國家“傑青”、英國皇家化學會會士、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負責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994年獲倫敦大學博士學位。研究代謝物結構功能及代謝組學30年。曾任英國BBSRC所屬食品研究所及帝國理工學院生物醫學部Senior Scientist、“中科院生物磁共振分析重點實驗室”主任、973及蛋白質/納米科學重大研究計劃等項目評審專家、J Proteome Res編委。在PNAS等上發表SCI論文170餘篇,被引6300餘次。部分工作被Science、Nature及系列刊物作為“研究亮點”專文評述。現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代謝組學分會理事長、自由基生物學及醫學分會常務委員、生物磁共振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營養學會基礎營養學分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波譜學專業委員;Metabolomics、Curr Metabolomics、Science Partner Journal-Metabolism Therapy、Arch Pharm、《分析化學》、《波譜學雜志》和《基礎醫學與臨床》等編委;Nutrition & Metabolism等副主編。
李靈軍 教授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報告題目:甲殼動物和哺乳動物模型系統中神經肽組的多維質譜分析
李靈軍教授2000年于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槟分校獲得化學博士學位, 之後在美國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和布蘭迪斯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2002年起到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任教,現任該校太阳集团1088vip和化學系Charles Melbourne Johnson傑出講座教授,并獲該校Vilas傑出成就教授稱号。
李靈軍教授緻力于生物分析科學以及質譜相關技術的研究, 主要涉及的領域有神經肽組學、蛋白質組學、代謝組學等。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質譜與微尺度分離技術的聯用,神經肽與蛋白質的高通量定量表征,生物分子質譜成像,離子淌度質譜對分子結構與構型的解析等。李靈軍課題組在生物分析化學領域的貢獻主要在構建基于高靈敏度質譜多維分析平台, 并應用此平台發現300多個新型神經肽, 開發了多重等質量同位素定量DiLeu 标簽試劑等,在高水平雜志上發表論文250多篇,受邀學術報告200餘場。
李教授先後被授予分析化學個人成就獎(匹茲堡會議)、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生涯獎、美國質譜學會研究獎、斯隆基金會研究獎, 2014 年美國質譜學會Biemann Medal,并入選2016年分析科學家Power List –全球50位最有影響力的女分析化學家。李靈軍教授先後擔任美國質譜學會教育委員會成員, 美國質譜學會Asilomar 會議委員, 北美華人質譜學會會長, US HUPO 董事會成員,及英國皇家化學學會Analytical Methods副主編。 李靈軍教授現任美國質譜學會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雜志副主編,藥物分析雜志(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編委會成員,和分析與生物分析化學(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編委會成員。
張金蘭 教授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
報告題目:整合多組學技術研究中草藥作用特點和機制
張金蘭教授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獲得學士學位,北京協和醫學院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目前任職于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分析學系副系主任。從事藥物分析和藥物代謝的研究工作,近年來開展了代謝組學分析技術研究,作為課題負責人承擔和完成了15餘項國家省部級研究課題,包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科技支撐計劃、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等,2009年度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計劃,至今已在Analytical Chemistry等雜志發表SCI論文70餘篇。目前兼任《中國藥學》(英文版)、《藥物分析雜志》和Journal of Separation Science等雜志編委,以及中國質譜學會有機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等。
汪福意 教授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
報告題目:金屬抗腫瘤藥物損傷DNA的應答蛋白質組學研究
汪福意,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國家質譜中心主任。1999年于武漢大學化學系獲得博士學位,2000至2007年在愛丁堡大學化學系從事化學生物學和分析化學研究,2007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研究員,現任職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和北京國家質譜中心。汪福意研究員長期從事化學生物學和分析化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緻力于發展和建立基于質譜和質譜成像的新方法和新技術,從細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屬抗腫瘤藥物的分子作用機制及藥代動力學特性。作為項目負責人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重點項目、國際重點合作和面上項目,以及科技部973 項目課題等,在PNAS、JACS、Angew. Chem和Chem. Commun等國際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02篇,授權中國發明專利3項,國際發明專利5項。
田志新 教授
同濟大學
報告題目:基于串級質譜和同位素輪廓指紋比對的翻譯後修飾組學
田志新,教授。2003年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師從朱起鶴院士和唐紫超研究員;2004-2011年間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和太平洋西北國家實驗室從事合作研究;2011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高分辨質譜技術研究組課題組長;2013年被聘為同濟大學化學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主要從事基于質譜的蛋白質組學和翻譯後修飾組學研究。課題組基于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質)質譜不再測“質量”這一全新的特征,發展了與之匹配的“同位素質荷比及輪廓指紋比對”數據解析和搜索算法,并随之開發了完整蛋白質數據庫搜索引擎ProteinGoggle (http://proteingoggle.tongji.edu.cn/)、磷酸化修飾定位工具P-bracket、N-糖鍊數據庫搜索引擎GlySeeker和完整N-糖肽數據庫搜索引擎GPSeeker。在這些高精度、高通量的搜索引擎的支持下,開展了完整蛋白近同重标記定量分析、組蛋白翻譯後修飾全面表征、人體及模式生物組織器官糖鍊草圖的鑒定和繪制等方面的研究。相關研究成果在Analytical Chemistry, Analytica Chimica Acta, Analytical Bioanalytical Chemistry, Journal of Proteomic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Chemical Review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Genome Biology, Proteomics 等刊物上發表論文60 餘篇,申請發明專利16 項,獲發明專利授權5 項及軟件著作權1 項。
李彬 教授
中國藥科大學
報告題目:質譜成像技術在藥用植物空間代謝組學研究中的應用
李彬,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博士畢業于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生物分析化學專業,畢業後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槟分校化學系Jonathan V. Sweedler教授課題組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任中國藥科大學天然藥物活性組分與藥效國家重點實驗室生物質譜成像課題組長。主要從事質譜成像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開發與應用,研究活性次生代謝産物在各類生物組織中的空間分布特征,為生物體中代謝物分布與功能的關聯研究提供科學依據。近五年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在J. Am. Chem. Soc., Anal. Chem.,Plant Cell Environ., Plant J., J. Mass Spectrom.等期刊發表SCI論文17篇。擔任Anal. Chem., J. Chromatogr. A, Anal. Bioanal. Chem.等十餘個國際期刊雜志審稿人。
趙倩 教授
香港理工大學
報告題目:Chemical Proteomics Approaches for Identifying Drug Targets and Beyond
趙倩博士現就職于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與化學科學系,課題組專注于利用化學生物學和蛋白質組學的手段來篩選藥物的作用靶蛋白,并發現治療腫瘤的新型靶點。趙倩博士曾設計新型化學合成探針對雷公藤甲素、雷公藤紅素和醉茄素三種天然産物進行靶點篩選,該研究成果發表在Chem. Sci.和Angew. Chem.上,并因此被瑞士諾華制藥(Novartis)邀請參與其組蛋白甲基轉移酶抑制劑的藥物開發。課題組還建立了篩選激酶抑制劑靶蛋白的化學蛋白質組學技術用于抗腫瘤靶向化藥的開發。理論成果發表于JACS(IF=13),其技術被輝瑞制藥(Pfizer)用于其波士頓研究中心的藥物研發,該技術涉及的化學探針被Sigma-Aldrich收購。
近兩年課題組将這種化學蛋白質組學方法優化并成功推廣到了一系列藥物和生物學研究中,連續在PNAS,Science和Anal. Chem.等學術期刊上發表研究成果。趙倩博士是蛋白質組學領域國際頂級期刊“Mol. Cell. Proteomics. ”的亞洲區編輯,并受邀長期擔任多個學術期刊審稿人,多次受邀作為主講人在國際頂級會議“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高登研究會議)” 和 “Clinical & Pharmaceutical Solutions through Analysis(CPSA)” 做大會報告。趙倩博士在藥物靶點篩選和化學蛋白質組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獲得國際同行的廣泛贊譽,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以及香港Research Grant Council等多方面的資助。
毛洋 教授
中山大學
報告題目:使用差異糖蛋白組學方法研究O-GalNAc糖基轉移酶的底物特異性及功能
毛洋,博士,2018年1月經“百人計劃二期”以教授職稱引進中山太阳集团1088vip。2002年畢業于清華大學化學系;2009年獲哈佛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學位;2010-2014年在波士頓大學生物醫學質譜中心從事博士後研究;2015-2017年,供職于哥本哈根糖組學中心。主要研究領域包括:(1)發展分析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的質譜方法;(2)使用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編輯技術,用細胞分析手段研究蛋白與多糖的相互作用。代表性成果包括發表于Nature Methods,Chemical Science,Analytical Chemistry的通訊作者論文,和在PNAS, JBC的第一作者論文。
李惠琳 教授
中山大學
報告題目:結構質譜技術在蛋白複合物結果解析中的應用
李惠琳,太阳集团1088vip教授,博士生導師,2017年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引進人才。2013年博士畢業于英國華威大學化學系,師從國際著名高分辨質譜專家Peter B. O’Connor;2013-2017年間先後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生物化學系(合作導師:Joseph Loo教授)以及法國遺傳與分子細胞生物學研究所結構生物學系(合作導師:Bruno Kieffer & Marc-Andre Delsuc教授)從事博士後研究。課題組緻力于開發先進的Top-Down MS及結構質譜新技術、新方法,在完整蛋白、蛋白質機器水平上實現對蛋白的測序、蛋白翻譯後修飾位點及藥物結合位點的精準定位,進而對蛋白質機器結構和功能及蛋白-藥物作用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Analytical Chemistry等國際主流雜志。
李惠琳實驗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是(1)開發及利用整合結構質譜技術(包括native top-down MS, HDX-MS, cross-linking MS等)研究蛋白質機器的結構和功能;(2)開發靶向middle-down/top-down蛋白質組學技術探索蛋白翻譯後修飾在生命過程中的調控機制。
會議日程 |
時間 |
地點 |
主題 |
時間 |
報告人 |
|
11月23日
|
125講學廳 |
開幕式 |
09:00-09:15 |
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羅海彬教授緻辭 |
主持人:毛洋教授 |
合影 |
9:15-9:25 |
地點:太阳集团1088vip125講學廳 |
|
||
特邀報告 |
09:25-10:00 |
複旦大學 唐惠儒教授 |
主持人: 毛洋教授、 李靈軍教授 |
||
10:00-10:35 |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藥物研究所 張金蘭教授 |
||||
10:35-11:10 |
同濟大學 田志新教授 |
||||
11:10-11:35 |
中國藥科大學 李彬教授 |
||||
11:35-12:00 |
中山大學 毛洋教授 |
||||
午餐 |
12:00-14:00 |
|
|
||
特邀報告 |
14:00-14:35 |
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 李靈軍教授 |
主持人: 李惠琳教授、 汪福意教授 |
||
14:35-15:10 |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活體分析化學重點實驗室 汪福意教授 |
||||
15:10-15:35 |
香港理工大學 趙倩教授 |
||||
15:35-16:00 |
中山大學 李惠琳教授 |
||||
16:00-16:10 |
會議總結 |
主持人: 李惠琳教授 |